孔子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中一直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奠基者,对于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思想等都产生了其他人无法比拟的重要影响,钱穆先生认为,孔子在中国文化中的贡献,在于为学和教育事业两方面。今天,让我们通过对《述而》的诵读,一起走近孔子,领略他作为学者与师者的风采与智慧。
一
一位聪明的学者。孔子之所以会被后人尊崇为至圣先哲,我认为首先因为他是个学者。我们常常关注他的政治家和教育家这两个光环,却忽略了支撑他成为伟大的政治家和教育家的,恰恰是他的渊博的学识。他的学习态度谦逊端正,学习方法也并不拘泥以一种方式,而是多种方式融会贯通,故而拥有了超出常人的渊博学识。
纵观《论语》,我们发现孜孜不倦的学习生涯几乎贯穿了孔子的一生,对于学习,孔子是享受并且是乐此不疲的。在新理学中,杜维明认为儒家的文化也是学习的文化。“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可谓云尔已矣”(《述而》)。事实上,孔子有关学习的言论在《论语》中随处可见: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孔子在这里以无比谦逊的语气,向我们说明他自己并不是生来就知万事,而是因为自己的好学才让自己懂得更多。孔子还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话: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里的“三”其实是古代的一种约数,也就是说孔子觉得不管在哪里,一定会有人是他的老师,别人只要是好的地方,就要向人家学习,而别人身上的缺点,也要用来反观自己,引以为戒。这种学习态度无疑是全面的,客观的,所以在孔子的学习生涯中,人人都是他的老师。孔子就是坚持用这种学习态度成就了他的博学。更难能可贵的是,孔子在成名之后,他也依然用这种态度去学习,从没停止过,“入太庙,每问事”,无论什么场合,孔子对可学习的东西从不放过,有不明白的东西就会问出来。他能够做到处处“敏而好学”,时时“不耻下问”,无时无刻不用他的实际行动去贯彻自己的学习态度。
二
一位善教的师者。大抵是因为孔子年幼时不能得到很好的教育,便希望后来的爱学之人不走他的老路,所以广收弟子,孔夫子的收员工的标准很简单:“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悔也”。(《述而》)所以孔子广收学子。面对诸多员工,孔子也并不是一概而论,他同样有着他的教育理念,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开了一条全新的先河。
孔子终其一生都在致力于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一直到他去世,他都没有实现他的人生抱负。失意时的孔子用大半的时间教书育人,反而在传道、授业、解惑这一方面,成就了孔子成为万世师表。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为后人创造出了诸多成效颇显的教学与教育方法;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以四项内容来教导员工:文化知识、履行所学之道的行动、忠诚、守信。在他看来,教授员工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对其修养品行进行重塑则更为重要。学习文化知识,只是为了以后的品行塑造打下基础。员工们只有学得多了,才会懂得更多的道理,然后才会遵照这些道理约束自己的言行,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对于员工子们以为老师似乎总有某种神方妙诀隐藏不授,孔子只是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孔子作为为万世师表,自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向员工展示了如何把学习融入日常生活,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让员工亲身去体验和感悟知识的奥妙。
孔夫子因乐学与善教成为了一代先贤,这对于当今的我们来说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他的谦虚和博学,他的严谨和勤奋,他的忠信和笃行,这些优秀的品质,虽历经两千多年,不仅没有黯淡,反而却依然熠熠生辉,为今天的学子照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