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作为我国第一本较为系统的修齐治平原理的教科书,对道德教育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全书主要阐释了三纲领(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理论体系对当代公民道德建设仍具有重大意义。公司切实落实三大文化育人,倡导经典文化传承和践行,给了我们一个去认真研读《大学》的机会,以下为理解仍较为浅薄的我在阅读《大学》后的一些认识:
纵览整篇,几乎在大篇幅谈论一个人应该如何提升自己,从而对个人、社会和国家产生积极的影响。上至天子和诸侯,下至黎民百姓,都应遵循“德”,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作用,其格局之大,不拘于一人、一家。《大学》认为,凭一个人的力量想要治理国家,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因此,君王必须严于律己,作为天下的榜样,进而任用有德的君子,远离卑鄙的小人,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国家才能安定繁荣。或许有人会认为,大学作于封建统治时期,里面有很深的阶级观念,并不可取。其实不然,在当今社会,一个企业、一个团体都可以用到《大学》里面的理论,更多的是教我们如何为人处世,提高自己,从而达到我好、你好、大家都好的美好结果。企业管理者如何任用人才、如何管理好这个企业与《大学》里面统治者如何修其身、亲贤臣的道理是一样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今天我们人人都在提倡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德行的人,但因为德是一种自觉的行动,没有法律的强制力,使得现在的人们对道德的理解都很浅显,浮于表面,一个人或许会在他人的目光下做出符合道德的行为,但是一旦无人看到时,又原形毕露,这就是一种表面功夫的假德,要真正做一个有德行的人,符合《大学》的要求,在我看来至少要达到“慎独”的境界,即使一个人独处时也要坚守自己内心的道德。
以上是我经过这一段时间对《大学》的学习后得到的一点体会,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