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文化协同育人中心

当前位置: 公司首页>>员工工作>>三大文化协同育人中心>>正文

英国威廉希尔公司三大文化协同育人第五十六期学习成果汇报--“治国者的君子之德”、“心怀孝敬 发诸言行”


发布时间:2022-12-11 编辑:英国威廉希尔公司 作者:王振奇、庞岚心 点击:[]


治国者的君子之德

文学作品中最迷人的是什么?是人物。很多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如今依然鲜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本周的《论语》为我们展示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在孔夫子和弟子对这些治国者的讨论中,我们可以又一次体会孔子之道。从本节的内容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孔子对治国“仁者”的追求:作风、贤德、才识。

一、作风之正

作风反映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品,是治国者应着重培养的一点。“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臧武仲凭借防邑请求鲁君在鲁国替臧氏立后代。孔子说即使有人说他不是要挟君主,他也不相信,我和夫子一样不相信。臧武仲是鲁国大夫,臧武仲因得罪权贵逃离鲁国,后来回到防邑,向鲁君要求,以立臧氏之后为卿大夫作为条件,自己离开防邑。孔子认为他以自己的封地为据点,想要挟君主,犯上作乱,犯下了不忠的大罪。臧武仲确有智慧,子路问成人时孔子有“若臧武仲之知”一言,历史记载了他在齐国改革使齐富国强兵,但他在这样的政治矛盾中为自保却未保持君子的作风,最终被排斥出鲁国,可见作风是人安身立命的法则,即便是逆境中也应不改本心,保有节操和作风。

对作风的看重今日如此,身后也如此。孔子评价齐桓公和晋文公时,认为齐桓公正派,而晋文公诡诈。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讲:“然桓公伐楚,仗义执言,不由诡道,犹为彼善于此。文公则伐卫以致楚,而阴谋以取胜,其谲甚矣。”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桓公征伐的形式在其时代条件下是合乎法则的,而文公则没有更多注重法则,因此给人以“阴谋以取胜”的印象。具体到孔子,他认为诸侯应遵守臣子之礼,否则便是逾矩,不得人心。从这一句可看出,不管在哪一时代,都应有与之相符的作风。具备相应的条件,为政者才能名正言顺。

二、贤人之德

治国需贤人,堪当大任的贤人需自身具备相应的品德。子路认为没有为旧主而死的管仲不是仁人,但孔子提示了管仲的功绩: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而子贡也用相似的问题问孔子:管仲没有为旧主而死,还辅佐杀死旧主的桓公,不是仁人吧?孔子在此解答得更详细: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秩序,民众都受其恩赐。如果不是管仲,许多人都会被外族统治,连像普通百姓那样生活都难以实现。在此,孔子极大地赞赏了管仲是治国的贤人。其治国的贤德更为耀眼,孔子才会称他为“仁”。

当然,孔子虽认为管仲是贤人,但也没有处处偏袒他。孔子也曾批评管仲:“管仲之器小哉!”接下来又批评管仲的三处藏金府库、在自家设置和国君一样的照壁、放空酒杯的设备。在《论语》中,孔子对管仲有多次评价,但每一次都是就事论事,不偏不倚。在此,孔子批评了管仲生活上不节俭,不重礼节。从孔子对管仲的多方面描述和评价中,我们也可以认识到一个更全面的历史人物形象。人无完人,但孔子的话中还是希望治国者能够具备更好、更优秀的品德。孔子主张入仕,也希望入仕的弟子能成为真正的治国君子。

公叔文子表现的是另一种贤德:举贤的胸怀。公叔文子举荐家臣僎,和自己一样做了卫国的大夫。孔子称赞文子:“可以为文矣。”即可以给他文的谥号了。不以家臣出身阻塞举贤的道路,而宽容地将家臣提拔至和自己一样的地位,这是很了不起的。这表现出君子的度量,是孔子所敬仰的君子品德,在当今依然有大用。礼贤下士,求贤若渴,海纳百川,才能让更多贤人充分发挥所长,而在此过程中,举荐贤人的人,也同样是值得称赞的贤人。

三、治国之才

治国理政,处处需要真才实干的人才。卫灵公昏庸,社稷却并不败亡。季康子问原因,孔子讲:“有仲叔圉接待宾客,祝鮀管理宗庙祭祀,王孙贾统率军队,像这样,怎么会败亡呢?”尽管卫灵公不是合格的君主,但国家有许多了不起的人才:有仲叔圉、祝鮀、王孙贾负责国家事务,当内政、外交、军事都处理得当时,卫国的天下才没有出大的差错。国家运转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家根基需由有真才实干的人才来夯实。组织的根基在于人才。没有人才来维系的组织,最终是没有生命力的。

越能经得起考验的人才,在大事中越能发挥力挽狂澜的作用。管仲拥有真才实干,所以鲍叔牙才诚恳地举荐他为齐国之相,而管仲也不负众望,使经历内乱的齐国富国强兵,然后才有“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的成果。治国理政在于人才、成于人才、巩固于人才。当下,人才是国家的第一战略资源,我们每个人都要向着社会所需的方向前进,培养良好习惯,磨练过硬本领,在自身与社会发展中完善和提升自己,真正成为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这就是当下我们最需要的人才。

本周我们在《论语》中认识到许多治国理政者,他们身上各有特点。人无完人,我们既要吸收他们的长处,又要认识到其不足并引以为戒。治国理政需要什么?无论何时,有德的君子是必选项。在书生年华中,我愿更加意气风发,成为那位更好的君子。


心怀孝敬发诸言行

细读本周《论语·为政》的篇章后,感触尤为深刻。其中不单单寄予了孔子“为政以德”的宏观愿望,也能将细微之处的德行,譬如尽孝,阐发得淋漓尽致。千年以来,“孝”从未在光阴中蒙尘,它始终为世人所颂扬,且历久弥新。今日之我们该如何为孝,也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圣人与求问者的对话之间,追寻孝心与孝行的真谛。

一、孝当仪节俱备

对于如何侍奉自己的父母,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在世时,尽孝中的“仪式感”,正是儿女用心的表现;父母离开后,儿女“事死如生,事亡如故”不敢半分怠慢和逾越,则更为不易。除却生死,古人哪怕是在与至亲疏离多年,重拾孝道之时,亦有满满的仪式感。譬如郑庄公想要与母亲和解,便按照誓言挖地掘泉,唱着歌与母亲相见。而民众窥见了统治者的孝心,当然争相传颂和模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良性局面就此形成,这是君主和百姓的双重幸运。

有时候,父母并非只期盼我们单调的物质回馈,他们更希望看到我们渗透在一丝不苟的礼节中的点滴真情。孔夫子着眼于“孝”的表里,为我们提供了于生活中践行孝道的广泛参照,可谓用心良苦。

二、孝当心存恭敬

《论语》中言:“今之孝者,是谓有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若非心存一分孝敬,一味只做让父母吃饱、穿暖的表面功夫而不惦念其他,与豢养犬马又有何区分?学而篇中“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不管在父亲生前还是身后,行为总是如一,这也是超脱了表面功夫,心存恭敬的体现。当今社会,部分子女关照父母时常常会注意其体重是否增长,衣着是否光鲜亮丽,却忘了尽孝的宗旨,是让他们体会到由自己内心生发出的那份敬爱。心无恭敬,行为便如无根浮萍,迟早有失偏颇;心意至,孝行才能熠熠生辉。孟子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可见恭敬之于孝的不可或缺性。平常行孝,无论是帮助父母整家治饬,还是常伴左右,排忧解难,我们都应把恭敬放于心间,并以此时时省察自身的行为。知行合一,孝道才能显现。

三、孝当和颜悦色

为父母提供衣食容易,脸上常有欢颜却难。孔子言:“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将这种行为看作孝行还远远不够,常被人们忽略但又极其关键的恰恰是“色难”。面色的不善,容易招致我们与亲人间的误解和隔阂,长此以往,便难以冰释,“孝”自然也无从谈起。“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孔子的两个问句,看似分列于不同段落,却暗示了和悦的面容本源于心中的深爱,两者相依相伴,不可分割。

如今的我们,常常因学业中纷繁复杂的问题而心中郁结,以致在烦闷时再难对最亲近之人和颜相待。这时,孝行便大打折扣。而听闻圣人的谆谆教诲之后,我们是否应该及时反思,收敛消极的形容,以期让“孝”臻于更完美的境界呢?我想,答案是“是的”!

结语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亘古不易的主旋律。“孝”不仅是口口声声地呼唤或宣之于纸的字句,它应该得到我们内心的真正认可,并外化于日常行为当中。让我们秉承孔子通过《论语》流传下来的为孝之道,凭孝心感染周围人,以孝行在父母膝下奉养。如此,老去的亲人方能得享天年,我们自身也可问心无愧。

下一条:英国威廉希尔公司三大文化协同育人第五十五期学习成果汇报--“孔子的道德修养观”、“《论语》中的立身之本”、“孔子的教育思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