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文化协同育人中心

当前位置: 公司首页>>员工工作>>三大文化协同育人中心>>正文

英国威廉希尔公司三大文化协同育人第二十八期学习成果汇报——穿越千年的智慧——孔子的学习精神与财富观


发布时间:2022-05-26 编辑:英国威廉希尔公司 作者:何同 点击:[]


打开《论语》,我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空隧道,看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古人正向我们走来——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一个影响了中国两千年教育文化、社会礼仪、文明道德的圣人。他留下了许多使我们对生活,对学习永久反思,并值得我们借鉴的文字和思想。他的言行涉及到学习、孝道、德行、为政。只要能仔细体会《述而第七》这一篇,你就会不难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人生哲理:

教学相长也。正所谓“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倦怠,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做到这样,那么我们又有什么可以感到遗憾的呢?读书学习就是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静下心来,坚持不懈,善于请教,最后我们还要思索,这些知识我们该怎么去用他们?知识得到运用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实践,去教导他人,学而后知不足,教而后知所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所学知识真正地融会贯通。

精神的充盈是正真的财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句话主要讲了两个问题:一是儒家思想比较强调的“安贫乐道”的思想观念;二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思想观念。安贫乐道,就是安于贫困的生活,坚持儒家的基本思想观念和人生态度,即使是非常艰苦的物质生活,也能够乐在其中,安之若素。在这一方面,孔门弟子中做得最好的无疑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颜回(字子渊),《论语 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讲的其实是“义与利”的关系。孔子本人并不拒绝“富贵”,也并不反对人们追求“富贵”的行为,不是不要“富贵”,一言以蔽之,孔子并不拒绝“利”,并不反对求“利”,但是他反对为了利益,为了个人私利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的行为,如果这“富贵”是靠不符合道义、不符合仁义的手段或方法得到的,那么这个财富对于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毫无意义和价值。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中,我们追求物质财富这本就无可厚非,但是我们更要明白,一方面对于财富,要取之有道,另一方面还要坚守自己内心的精神财富。

勤奋和努力要永远大于天赋。子日:“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懂得知识,只不过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地去探求它罢了。在孔子的观念当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孔子否认了自己是天才,并且总结出好古、勤学是他成功的两条经验:以古代文化为主要的学习内容,通过勤奋学习获得知识.孔子申明自己只是个普通人,一个人只要努力学习,勤奋钻研,都可以成为有文化的人、有知识的人。一方面含有孔子自谦的成分,另一方面告诉员工们自己的一切知识都是勤奋努力学习的成果,鼓励员工发愤学习,成为各方面有用的人才。一个人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都可以成为有文化的人、有知识的人。既然圣人都是如此努力获取知识,我们这些平常人更应该努力学习啊!

孔子的一生安贫乐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诗、礼、乐修身成性。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学习德、智、仁、美样样精通的孔子!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并让之发扬光大。

上一条:英国威廉希尔公司三大文化协同育人第二十九期学习成果汇报---乐学善教的孔子 下一条:英国威廉希尔公司三大文化协同育人第二十七期学习成果汇报——脚踏实地托起心中的梦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