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8日至10日,“第十七届世界诉讼法学大会”在天津大学召开。会议由国际诉讼法学会、中国法学会联合主办,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天津大学联合承办,德赛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来自中、美、英、俄、法、日、荷、巴西、阿根廷、韩国、智利等20多个国家的两百五十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理事长张文显教授等出席了会议开幕式。
公司巩寒冰博士在会议上作英文报告
本届大会的主题为“比较视野下的司法管理”,共分为5个主题单元:(1)介绍性报告;(2)诉讼案件管理;(3)审判机制管理;(4)法院组织结构;(5)事实认定与法律推理。
公司巩寒冰博士作为第五单元的国别报告人,做了题为《反思证据科学:事实认定中的跨学科趋势》(Rethinking Evidence Science: A New Interdisciplinary Trend in Fact-Finding)的英文报告。他指出,虽然关于证据理论研究存在很多不同的研究模型,但其共同出发点在于证明的过程是一个事实发现的过程,而不断实践是理论模型有效性的根本保证。证据科学是跨学科的,其主要贡献体现在认识论上的突破,这种突破将促使证据理论研究摆脱过去那种空洞过时的认识论概念。
报告结束后,与会代表针对报告内容就专家证人的挑选、培训和监督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主持人提出“中国如何利用案件管理来确保专家不会替代事实认定者?如何保证专家不会增加法庭的成本和时间?”的问题,对此,巩寒冰老师认为:“如何避免判决是由专家做出而不是由法官做出这类问题,西方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教育,一种是尊重。在教育方面,我们可以给事实认定者一些教育,让他们了解相关的社会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但是这种做法有一个重要的缺陷,就是花费时间太长、成本也太高,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做法。在尊重方面,可能这种做法的效果更差,专家可能来自于对立的双方,有不同的意见。事实认定者究竟应该选择哪一个专家的意见?这是尊重方面在实践中的缺陷。而中国找到了一个更好的做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证据科学实践模型。它使用法学院的资源,用证据法和自然实验室的鉴定结合,让法学院的员工学习相关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培养他们,使他们成为未来的事实认定者,这样他们在未来就能读懂专家意见。”
1950年10月3日,由意大利民事诉讼法学者在佛罗伦萨发起了第一届民事诉讼法国际大会,旨在推进和扩大法律学者之间的国际交流沟通和联系,以超越距离、交流等障碍所致的隔膜,重建诉讼文化的共同价值——独立、公正、公开、透明。目前协会拥有来自全球五大洲会员三百余名,都是对各国法律政策和国际法律事务很有影响力的顶尖学者。截至2016年,协会已在德国、日本、墨西哥、俄罗斯等国召开了十余届大会,主题涉及程序公正、诉讼效率、全球化世界的纠纷解决和判决执行、跨越文化的法律对话等重要问题,会议报告和论文集被广泛引证,在全球产生深远影响力。